济宁,作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近年来扎根齐鲁厚重沃土,立足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优势,主动作为,创新实施“八个融入”,全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孔子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儒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肩负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
时间回溯到2013年11月26日,初冬的艳阳,温暖和煦。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曲阜,莅临孔子研究院召开座谈会, 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宁曲阜孔子研究院考察时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他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华夏文脉长,齐鲁青未了。山东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浸润中华儿女的文化基因。党的十八大以来,齐鲁大地立足资源禀赋,厚植文化根脉,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
孔子博物馆的序厅中,磨砂亚克力书墙通过明暗浮雕突起巧妙组合成一尊高大巍峨的孔子像,又配合多媒体影像,光影流动间全画幅展示 “东方先哲”的辉煌功绩与崇高形象。
曾几何时,孔庙、孔府、孔林曾擎起了济宁市旅游业的“半壁江山”。现如今,被誉为“新三孔”的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孔子研究院成为了当地文化旅游的新宠。而孔子博物馆因其恢弘磅礴的建筑结构,丰富多彩的文物...
深耕文化沃土,自觉扛牢文化“两创”担当。自2020年10月实体化运作以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精神,致力于“四个高地”建设,认真落实《尼山世界儒学...
济宁市委市政府和邹城市委市政府站在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发展的高度谋篇布局,于2013年在邹城市成立孟子研究院办公室,2016年正式设立孟子研究院,2019年划转到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成立六年来,孟子研究院聚力打造“...
“夫子之道,久而弥光,远而弥芳,用之则昌,舍之则亡。”这是康熙皇帝在《孔子庙碑》中对孔子的至高评价,也折射出“孔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
走进孔子研究院,在气势恢宏的建筑中感受绵延千载的圣泽儒风,在儒学课堂上感悟儒家思想之精华,在体验项目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都知道‘三孔’世界文化遗产,但是大家很少关注到这里面有大量的可移动文物70万件,那么怎么把它们展示出来?我们建立的孔子博物馆,就给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所以孔子博物馆的建设及其成果本身就...
11月17日,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共同主办的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主题报道活动走进山东省济宁市,开展为期两天的采访活动。
11月17日,值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曲阜并在孔子研究院召开座谈会9周年来临之际,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共同主办的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主题报道活动走进山东省济宁...
金秋十月,漫山遍野的“沂源红”苹果正香飘四方;覆盖全县400多个村的民生综合体里充满欢声笑语,宣讲团进千家走万户,热气腾腾好政策搬上桌......
鲁山嵯峨俊秀,沂河源远流长。在鲁山脚下,沂河之源,有这样一位非遗传承人,他将传统葫芦画技法与现代技法相结合,融微字、微雕技术于其中,以匠心守初心,把几乎失传的葫芦画做大做强,让文化遗产释放出了时代之...
世外仙境水连天,桃源景色醉人间。多年来,以“桃花岛”为核心的沂河源田园综合体用艺术点亮田园,以文化振兴乡村,打造了沂蒙老区的“桃源山居图”。
在齐鲁大地的中部,有这样一个不大的地方,它因水而得名,被誉为“齐鲁水塔”;它因地理而出名,处在淄博、济南、泰安、临沂、潍坊五市的结合部,被称为山东省的几何中心;它因历史而闻名,齐长城挺起了它历史的...
“世外仙境水连天,桃源景色醉人间”,这是陶渊明笔下描写的“人间桃源”。多年来,以“桃花岛”为核心的沂河源田园综合体用艺术点亮田园,以文化振兴乡村,打造了沂蒙老区的“桃源山居图”。
10月25日,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共同主办的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主题报道活动走进淄博市沂源县。来自中国孔子网、中国网的记者参与此次采访活动,深入探索沂...
2013年以来,济宁市全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登峰”与推广普及“落地”并重,不仅倡树“八个融入”理念、让优秀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在努力抢抓国际孔子文化节...
作为山东的“南大门”,枣庄的历史文脉就如同那条穿城而过的京杭大运河,千年来川流不息,深远而长久。这里有 75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古称“三国五邑”之地;这里曾因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而繁华璀璨...
历经千年岁月,在鲁班的故乡——枣庄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凝聚“工匠祖师”鲁班智慧的鲁班锁在后人的手中搭载时代的东风,正形成一方文化大产业,作为“国礼”走向世界舞台,展现中国古人...
在枣庄市市中区,高楼林立之间,古色古香的市中区文化馆以其古典的造型跳脱出来,传统文化韵味十足。
在滕州市龙泉广场,坐落着全国县级最大的博物馆群:龙泉塔、滕州市博物馆、滕州汉画像石馆、鲁班纪念馆、王学仲艺术馆、墨子纪念馆、墨砚馆等文化建筑群,形成“一塔六馆”的总体布局。其中,滕州博物馆、滕州汉...
去绒、烫毛、齐毫、圆笔、披盖毛、扎笔头……经过108道工序一支阴平鲁笔才算真正制作完成,是名副其实的“山东手造”。
千年古运河,寻梦台儿庄。如果说运河文化是台儿庄一段可以追溯的历史,那么渔灯就是这段历史中的一抹烟尘。
京杭大运河沟通南北。台儿庄因运而生,成为水陆重镇,繁盛时期,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被誉为“天下第一庄”。
很难想象这座曾经以盛产煤炭、水泥闻名的城市,现如今如此地重视文化的复兴,更让人惊奇的是,枣庄有如此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人文情怀!必须亲身走一趟枣庄,才能感受枣庄的魅力与浪漫。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
8月30日到31日,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共同主办的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主题报道活动走进枣庄市。来自中国孔子网、中国网、大众网、鲁网的记者参与此次采访活动...
8月30日到31日,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共同主办的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主题报道活动走进枣庄市。来自中国孔子网、中国网、大众网、鲁网的记者参与此次采访活动...
临沭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鲁苏两省交界处,因濒临沭河而得名,是中国钻石之乡、柳编之都,是千年古县、革命老区。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曹庄镇朱村视察,作出了“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重要指示。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中国发展奠定深厚的思想基础,对东亚国家同样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成立于2017年的韩国孔子文化中心、韩国首尔孔子学堂,长期以来在韩国积极弘扬...
1917年,英美烟草公司在潍坊市廿里堡车站东,兴建了第一座大型复烤厂,这里是中国第一片烤烟叶的诞生地。近年来,潍坊市奎文区在大英烟公司旧址上兴建了1532文化产业园。文化产业园是在保留旧址工业风格的基础上...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她决定着城市的格局、气质与力量。2003、2008、2013、2018、2022年潍坊市奎文区文化馆连续五次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一级文化馆”。
1532文化产业园,一个充满青春与时尚气息,融汇文化创意、团建研学、音乐演艺、婚嫁产业、亲子体验、商业展示、夜间经济为主体的潍坊“城市会客厅”,致力于用泰山高度打造的世界风筝都文创旅游新高地,等待着您....
“方寸天地有乾坤,在雅致之间微中见宏,尺幅之中窥大千世界。”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被称为“东方神技”,令世人折服。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阵阵《论语》诵读声从奎文区实验幼儿园教室中传出,走廊上、连廊里,处处晒着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成果——剪纸、面塑、绘画等作品,文化“两创...
泰山,这座世界首例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中华地标”,有着厚重的历史人文积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两创”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好传统文化和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好挖掘泰山文化赋予的...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大国,全国有各类学校50余万所,在校生近2.8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为此,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一个...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顶着酷暑,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看山东主题报道活动走进潍坊市奎文区。此次活动中,来自鲁网、中国网、孔子网的媒体记者们在奎文区委、区政府有关单位领导的引领下,先后参观考察了北...
这里是潍坊,也是东夷文化的核心区域、齐文化的腹地、两汉经学的重镇、明清海岱间的文学重镇。奎文区作为潍坊市的核心区域,承载厚德精神,人文气息浓郁。奎文人民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禀赋,用文化凝聚、浸润人心,...
“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这段话描述了潍坊刺绣鼎盛时期的情形。作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奎文区工福街社区将潍坊刺绣这一非遗技艺保护传承与助力居民就业增收巧妙结合,欲再现“九千绣花女”。...
躁动的音乐点燃狂野的神经,酷炫的舞美效果加上夜晚的魔力,到处散发着青春的荷尔蒙和多巴胺。麦克风在嘶吼,音浪在翻滚,吼歌、跳跃、热舞、摇摆、尖叫、呐喊……既有来自潍坊各界的青年人才同台献艺,更有叁北...
烤鸭、烧烤、炒鸡、卤鹅、臭豆腐、肉夹馍、冰粉、米线……666米的美食街,220余家非遗特色小吃、老字号,让人眼花缭乱,垂涎欲滴;核雕、剪纸、布老虎,非遗项目吸引各个年龄人群;大唐网红不倒翁、大唐画中人让...
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中,肥城市创新宣讲品牌“肥乐宣”,将古村古物、新人新事转化为宣讲内容,编进演绎故事,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故事讲给每个人听;悠久的村落历史,朴素的孝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这是《核舟记》的开篇之句,生动记述了天启年间王叔远核雕的“技亦灵怪哉...
泰山是首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素以蕴涵精神之崇高、山水文化之灿烂、名山历史之悠久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华历史文化的缩影、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泰山文化是值得研究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赓续血...
泰山,这座世界首例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中华地标”,日复一日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走出泰安高铁站向北远眺,可瞻泰山青烟翠嶂,引人入胜。此时,不妨驻足泰山立志研学基地,在登临泰山之前,先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