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赵元任先生与“常州吟诵”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刘红霞 2017-09-06 13:52

赵元任先生(1892-1982)
  赵元任先生早在1916年,便在《说时》一文中以《长恨歌》的常州吟诗调为例,比较分析音乐句读和诗文句读的乐时长短。
  1921年,于纽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录制《国语留声片》,结合方言吟例,进行“没有国音字的拼音练习”、“异韵字五种声调练习”。
1922年发行的《国语留声片课本》书影
  1927年出版的《新诗歌集》中,《瓶花》、《听雨》、《卖布谣》三首歌分别采用了常州七绝仄起、七言古体和诗经四言诗的吟诗调进行作曲。之后更把自己幼年以家乡方言常州音读《孟子》、《左传》、李白诗歌的经历编进了《国语入门唱片》,并用常州方言吟诵诗作。
  1956年,先生拟灌制《长恨歌》、《琵琶行》录音带,几次试诵,总情不自禁、泣不成声,不能卒读而告终,而改录几首短诗。另据赵元任长女赵如兰回忆,赵元任去世前一晚,犹自用常州方言低吟杜甫的《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出于一位语言学家的锐感与使命感,1956年,在《中国语言的声调、语调、唱读、吟诗、韵白、依声调作曲和不依声调作曲》一文中,赵元任先生在海外撰文疾呼:
  近些年来吟诵诗词、古文的这个传统差不多都失去了,这真是可惜的事。……现在最迫切的事,是赶快收集、记录这些老传统艺术,因为它就要看不见了。
  在这篇文章中,赵元任先生分别以《静夜思》和《枫桥夜泊》为例,记下了家乡常州五言古体、七言近体的吟诗调和私塾唱读调。传统诗文吟诵更成为赵元任先生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1961年《常州吟诗的乐调十七例》,以乐谱记写吟调,分析声、韵、调与文读音的使用,进而探讨古体诗、近体诗各自吟诵的特点。
《赵元任程曦吟诵遗音录》书影
  1971年,在美国“中国口传暨表演文学研究会”(CHINOPERL)第三届年会上,赵元任和程曦两位先生用各自方言介绍吟诵,一为南方方言,一为北方方言,主题是《Chanting of Various Types of Materials》(各种不同形式的吟诵)。留下了系统而珍贵的吟诵资料。
  2003年6月,赵元任先生次女赵新那征得录音的CHINOPERL会员刘君若教授同意,将会议录音复制赠送于秦德祥先生,据录音整理的《赵元任程曦吟诵遗音录》一书及随书CD成为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常州吟诵”资料之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据北美“中国口传暨表演文学研究会”现任会长都文伟教授介绍,2009年,刘君若教授曾在CHINOPERL年会上通过录音再次介绍吟诵。
CHINOPERL NEWS(No.4)第14页部分截图
  1971年会议中的演示,赵、程二位先生对吟诵演示的定位是:韵文与散文(见上图)。
  二位先生对吟诵篇目的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精心安排,每一篇都有其代表性。赵元任先生的吟例包括从四书,到五经,到一般性古文(韩愈散文),以及古近体各种诗歌体例十七例,和民间弹词的讲说与吟唱,反映的是旧时读书人所经历的一个完整的读书阶段,以及存在于读书阶层和民间的不同吟诵形式。程曦先生则由骈文吟诵,进一步扩展至韵文,反映了旧时读书人掌握平仄、复有一定创作经验和人生体验后的吟诵面貌。经多年寻访,目前已获得可贵的海外文本资料及会议原声录音。
  赵元任是近现代身体力行、系统研究中国传统吟诵第一人。他在中研院史语所进行语言田野调查时采录的吟诵资料,赴美后的吟诵录音和多年采录,包括长女卞赵如兰教授作为CHINOPERL学者进行的吟诵采录和教学实践,这些珍贵的录音资料如今分散在台湾、美国和香港。海外吟诵资料的寻访是个系统工程,初步寻访目前已经展开。希望通过国内外的共同努力,这些资料能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学界对赵元任先生于传统吟诵的贡献能进行再认识,对赵元任先生各体诗文吟诵的价值,给予重视和应有的评价。
  作者简介:刘红霞,女,江苏常州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常州吟诵”传人,“常州吟诵”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编辑:魏俊怡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