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打开微信扫一扫
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学用《道德经》——在实学实用中出实效”座谈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欣心 2019-12-24 09:59

  2019年12月21日,由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国学委员会、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单位——北京安平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盛名宏业机电设备安装公司、北京临池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北京京广盛诚殡仪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等协办的“学用《道德经》——在实学实用中出实效”座谈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香港、江苏、河南、河北等地80余名《道德经》研究者、爱好者、实践者参加会议。

  中国实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国学委员会顾问隶月教授指出,要在生活、生产、生命中实证实修“道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提升道德境界。”修德与生命紧密相关——道德作为一种实有的正能量,除了有益他人之外,与自己的生命状态更是直接相关;失德者,不只是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也是对自己生命能量的耗损。“德成而智出”,德性教育与智慧开发紧密相关。道德教育如能按照这样的传统认知,一定会更吸引人去自主修身。

  江苏省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副会长、港闸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南通市北文体中心主任杜晓春指出,阅读是最温静的等待,也是最有力的前行;《道德经》具有深刻的启发作用。实验证明,孩子们每天在固定时间进行这样的经典诵读,一年后身心发生了明显变化。港闸区未来将党员干部学国学读书会与老百姓的《道德经》学用读书会合并,以阅读与学用结合的方式,汇聚更多的人了解国学、喜爱国学、实学实用国学,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中国民商常务理事、雄文书院院长、河北大学MBA客座教授、河北帅康座椅有限公司董事长昝贺伏指出,《道德经》是中国的根文化,是生命的文化。正是在“和谐、担当、抱一、利他”的企业道德文化指引下,公司圆满完成了建国70周年天安门广场两侧四万余张座椅的拆装任务。这种精神,无论是落实在生产经营中还是贯穿于人生旅途,都可以让我们不忘初心、迎难而上、百折不挠。

  中国百年企业复兴研究者、系统竞争力复盘专家、三三咨询控股创始人黄超指出,《道德经》第十三章是自己为企业做顶层设计的灵感来源——如果把自己放在前面,则财富最浅;如果把自己放在后面,则财富最厚;企业就是一个生命系统,要把供应商、客户、员工和整个社会的利益结合起来(不是对立起来),形成命运共同体——这种思维才是最合“道”的企业顶层思维。

  北京安平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全国传统文化教育与新课改示范工程专家委员会成员、北京启航幼教董事长、全国百名优秀民办幼儿园园长逯欣心指出,中国文化是凡事都向自己要力量的智慧文化;是掌握平衡、不断创造的生命文化。学习《道德经》就是让我们点亮心灯,在平凡中修伟大,在伟大中修平凡。在做事中修养玄德,使我们的天性品质被点燃;担起责任、做好自己,我们的生命自然将进入“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的精彩境界。

  香港“《道德经》与女子智慧”传播者心然指出,文化传承,母教为先。《道德经》中“道”的概念是中国文化中最根源的概念,“道”也是万物的母亲。效法道,就是与天地母亲连根,让自己的生命得到成长,让自己的境界得到提升,让自己的心时刻保持光明。母亲是一个国家的根基,一个好母亲应当从爱国、爱家、爱自己、爱万物开始,修身养性,传承道德。

  江苏省苏州市《道德经》学用者史静雯指出,实践《道德经》,可以收获幸福感。一个人想要改变自己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学习了中国文化不代表就能落地实用。“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应该在感恩中担起自己的使命,用行动去做到与国家和社会连根!

  与会者通过分享《道德经》学用的真实案例,认为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化可以通过今天生产生活的转化和创新,落地实用,既有利于个人身心的成长进步,也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的进步。

 

编辑:张晓芮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