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_中国孔子网

扬州行:触摸大运河千年文明

千年古运河,扬州好地方。8月13日,“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暨“媒体眼·看运河”扬州行正式启动。来自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网站及商业平台的嘉宾齐聚扬州,通过媒体行、主题调研、圆桌讨论...

日期:2023-11-30

大美非遗|复活“福犀”

在福州,除了闻名遐迩的脱胎漆器,以福州剔犀雕漆技艺制作的“福犀”,也曾久负盛名。然而在社会发展变迁中,福州剔犀雕漆技艺一度面临失传的困境。为了让福犀重现往日辉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袁师永及其团队一直...

日期:2023-11-30

大美非遗|上海:烙画

烙画又称火笔画,即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烙痕作画,是一种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

日期:2023-11-30

大美非遗|松江布

上海的松江布历史悠久、质地优良,被誉为“松江美布”。 “松江布”泛指上海松江及其附近地区出产的棉布,在明清之际广受欢迎,反映了古代松江繁荣昌盛的社会经济文化。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传统松江布织造技艺渐...

日期:2023-11-30

非遗西山纸的制作过程分为哪几步?

将近两千张竹纸,需要九个人从早上四点半做到晚上九点。做出来的纸,每一张都一模一样。戳视频,看非遗西山纸的制作过程。

日期:2023-11-30

佛跳墙为什么叫佛跳墙

“佛跳墙”用料丰富,制作工艺复杂,被誉为“闽菜状元”。佛跳墙原名福寿全,文人墨客称赞它“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因此便有了“佛跳墙”这个名字。

日期:2023-11-30

给10526块石头找出生地

10526块城墙垫石,考古队长王宁远为它们逐一找到了“出生地”,并运用实验考古的方法,模拟5000多年前这些石头如何被运到古城中,成为良渚人建设家园的材料,最终修筑成了一座“水上王国”。

日期:2023-11-30

古代占星手册在敦煌被发现

在古代东方,占星术至关重要,通过观星预测未来,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中耕种、婚嫁的吉凶预测,还关系到帝王命运和王室的兴衰。那么,本该作为秘密文件的占星手册为何会出现在位于西北边陲的敦煌洞窟?

日期:2023-11-30

嘉峪关的燕鸣墙为何能听到啾啾鸟声

600多年前,驻扎在嘉峪关的士兵会在出征前“击墙问卦”。如果敲击石头能听到“啾啾”的燕鸣声,就表示此次出行可以平安归来。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日期:2023-11-30

陆羽以茶为媒来寻觅天地真知 留下“制茶百科全书”《茶经》

径山寺的开山祖师法钦禅师溯溪冥想,以茶参禅。径山的“茶禅一味”观念对东亚文化塑造产生重大影响,上升为一种人生观。这两位古人,在千年前的径山缓缓拉开东方文化的巨幕。

日期:2023-11-30

径山千年茶文化有多惊艳?一起感受陆羽的茶!

径山千年茶文化有多惊艳?一起感受陆羽的茶!

日期:2023-11-30

敬一丹:记录的力量

敬一丹:记录的力量

日期:2023-11-30

这个汉代“垃圾堆” 出土了15000多枚汉简

这个汉代“垃圾堆” 出土了15000多枚汉简

日期:2023-11-30

“河图洛书”有哪些玄妙?为什么说是中华文化的发端?

“河图洛书”有哪些玄妙?为什么说是中华文化的发端?

日期:2023-11-30

《甄嬛传》沈眉庄“变身”韩愈妻子,娓娓道来韩愈如何坚守大义

《甄嬛传》沈眉庄“变身”韩愈妻子,娓娓道来韩愈如何坚守大义

日期:2023-11-30

《壮北八十载·李燕艺术作品展》在京展出

《壮北八十载·李燕艺术作品展》在京展出

日期:2023-11-30

【简牍探中华】学到了!2000多年前的身份证明原来是这样的

【简牍探中华】学到了!2000多年前的身份证明原来是这样的

日期:2023-11-30

【康辉说】听康辉说亳州人华佗的故事

【康辉说】听康辉说亳州人华佗的故事

日期:2023-11-30

【唐宋八大家】原来《马说》是这么写出来的

【唐宋八大家】原来《马说》是这么写出来的

日期:2023-11-30

【我的朋友苏东坡】郦波解读《江城子》不禁落泪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妻子王弗去世后,苏轼悲痛无以复加,在墓园“手植青松三万栽”。深情至此,依然难抵阴阳两隔的思念之痛。“明月夜,短松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在王弗墓前讲述苏轼王弗的深情往事...

日期:2023-11-30

【我的朋友苏东坡】苏轼父母的爱情

苏轼父亲苏洵,号老泉。世人知《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却鲜有人知苏洵发愤读书的背后,是夫人程氏一肩扛起家中琐事,全力支持苏洵。正所谓“好的伴侣能治愈一生”,苏洵名列“唐宋八...

日期:2023-11-30

【我的朋友苏东坡】我为苏轼守墓四十载

在苏轼的家族墓地苏坟山,有一位四十年如一日的守墓老人——陶宗勤。陶老五六岁时,祖母就教他一字一句认读碑文,也正因如此,他早早就成了一名“东坡迷”。如今,白发苍苍的陶老著有《苏氏墓地史话》一书,成为...

日期:2023-11-30

【我的朋友苏东坡】与虚拟人苏东坡聊聊伴侣的意义

与苏东坡对话是什么体验?中创文保 Memor深刻数字博物馆打造的虚拟人苏东坡邀请您加入聊天!奔赴一场跨越时空的约会,一起聊聊困扰现代人的家庭与婚姻。与谁同坐?我的朋友苏东坡。

日期:2023-11-30

【我的朋友苏东坡】做苏轼弟弟是一种什么体验?

苏轼一生都在被贬,苏辙一生都在奔走相救。很多网友调侃说苏辙一生都在拼命升官,一路做到副宰相,就是为了“捞”哥哥。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有些不一样的看法。

日期:2023-11-30

100多斤茶青只能做十几斤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的初制工艺包括萎凋、做青、杀青、揉捻,一百多斤的茶青只能做出十多斤的茶叶。每个品种的最佳采摘期很短,因此,真正能做出来的好茶少之又少。

日期:2023-11-30

120秒评书贯口,带您走进“诗圣”杜甫的一生!

120秒评书贯口,带您走进“诗圣”杜甫的一生!

日期:2023-11-30

50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龋齿率达70%

50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龋齿率达70%

日期:2023-11-30

8000多年前的古人吃啥海产品

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了许多今天宁波人餐桌上常见的海产品,如泥蚶、牡蛎、螃蟹等。一直延续至今的食谱,让我们与8000年前的先民有了跨越时间的紧密连接。

日期:2023-11-30

【我的朋友苏东坡】北宋顶流也害怕做作业

“全文背诵天团”成员苏轼给今天的中小学生们留了好多作业。可谁能想到,苏轼本人小时候也曾被“全文背诵”严格要求,留下了一生 的“心理阴影”!此刻我们与苏轼悲喜相通!假期作业没做完怎么办?

日期:2023-11-30

微视频丨文化“两创” 潮涌齐鲁

深耕人文沃土,谱写齐鲁华章。近年来,山东牢记嘱托,深入挖掘齐鲁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两创”取得显著成效。闪电新闻带您从“文”“戏”“造”三个方面感受文化传承发展的魅力。

日期:2023-11-29

和为贵:传统文化浸润儒学故里

曲阜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古老城市。“礼之用,和为贵。”孔子千年前的设想,正在他的故里变为现实。目前曲阜在全市所有村、社区建立“和为贵”调解室,努力实现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

日期:2023-11-29

中华传统文化激发文旅新动能

“西安鼓乐”源于唐代燕乐,至今已流传1300余年,是中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之一。西安鼓乐曲调丰富、形式严谨、风格鲜明,又因演出人数众多,涉及乐器广泛,所以也被誉为“中国古代交响乐”。

日期:2023-11-29

思想的光芒 文化的力量|黄河老戏遇上黄河故事,看百年剧种如何“与古为新”

发源于黄河流域的柳子戏,是中国戏曲四大古老剧种之一,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以“柳子调”为说唱曲牌,唱腔婉转动听,至今仍然盛行于鲁西南一带。

日期:2023-11-29

思想的光芒 文化的力量|黄河老戏的新生

发源于黄河流域的柳子戏,是中国戏曲四大古老剧种之一,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带有历史烙印的古老剧种迈入新时代,传承与创新成了一道难题。作为目前全国仅存的柳子戏专业表演团体,山东...

日期:2023-11-29

北京:游园观展 近距离感受非遗之美

“技艺——中国非遗文化展”24日在北京市玉渊潭公园开展,展览通过多种方式传播非遗文化,展示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历程。本次展览将非遗文化、民间工艺与市集形式相融合,让游客与非遗传承人近距离互动交流,感...

日期:2023-11-29

从苗族节日看非遗|芦笙何以被称为“灵魂乐器”?

近段时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苗族同胞们正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族民间活动庆祝苗年和鼓藏节的到来。 苗族文化跨越千年,不管是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历史”的苗族盛装,还是千锤百炼锻造出的银饰,亦或...

日期:2023-11-29

从苗族节日看非遗|十三年一次的鼓藏节有什么讲究?

近段时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苗族同胞们正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族民间活动庆祝苗年和鼓藏节的到来。 苗族文化跨越千年,不管是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历史”的苗族盛装,还是千锤百炼锻造出的银饰,亦或...

日期:2023-11-29

大美非遗|千年端砚出新韵

广东肇庆的端砚,与安徽歙砚、甘肃洮河砚、山西澄泥砚并称为四大名砚。端砚制作技艺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砚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武德年间,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有贮水不涸,...

日期:2023-11-29

非遗看中国|徽·韵

流光溢彩的徽州漆器、巧夺天工的徽州竹刻、风味独特的徽菜烹饪……从徽派建筑到文房四宝,从徽墨到徽菜,走进安徽,遇见非遗之美。

日期:2023-11-29

河北秦皇岛:体验活字印刷 感悟传统文化

近日,来自河北燕山大学的3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字印刷体验活动。活动现场,专业老师讲解了中国文字的演变、印刷术发展历史及意义,并带领同学们体验活字排版印刷。一个个精致小巧的字模,承载的...

日期:2023-11-29

廉润羊城·非遗话廉

广彩选材有讲究,瓷胎需洁白如玉,器型规整。只有在匀净白釉上加彩,才能焕发广彩独有的魅力。做人修身,需明辨是非曲直,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初心本色,方能铸就重彩华章。

日期:2023-11-29

千年学府探文明|讲好“辛词”故事 传承传统文化

稼轩乡地处江西省铅山县,是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晚年生活的地方,辛弃疾号稼轩,稼轩乡也因而得名。据记载,第二次“鹅湖之会”便是由南宋思想家陈亮奔赴稼轩与辛弃疾在鹅湖书院纵论国是、共谈抗金大业。江西省铅...

日期:2023-11-29

《大地回响》:传文化 弘精神

理论寻访节目《大地回响》第二期《传文化 弘精神》。

日期:2023-11-29

文明印记丨竹木春秋 “牍”懂丝路

纸张面世之前,古人将竹简与木牍作为书写载体,合称“简牍”。20世纪初以来,我国出土简牍数量众多,仅甘肃境内就出土先秦至魏晋时期简牍6万多枚,其中汉简居多,占全国出土汉简总数一半以上。 走进甘肃简牍博物...

日期:2023-11-29

您有一个来自山东的“文化礼包”隔空投送!可游、可体验,山东文化“两创”成果展点击确认接收

11月27日,“深耕人文沃土 谱写齐鲁华章”——山东省文化“两创”成果展在济宁曲阜开展。展览设置了重大理论与实践研究彰显高地效应、“山东文脉”工程构筑新时代“文化泰山”、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品牌影响持续扩大...

日期:2023-11-28

文化“两创”大家谈丨王学典:再建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发展,对山东文化建设寄予厚望。2013年11月,在曲阜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文化传承发展摆在重要位置,10年来深耕人文沃土,...

日期:2023-11-28

文化“两创”大家谈丨干春松:借各地文化资源反哺山东源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发展,对山东文化建设寄予厚望。2013年11月,在曲阜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文化传承发展摆在重要位置,10年来深耕人文沃土,...

日期:2023-11-28

专访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杜泽逊:让湮灭的典籍重新浮现在人世间

山东是文化大省,文脉绵长。十年来,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文化传承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奋力建设文化强省,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和闪电新闻策划推出文化“两创”系列访谈,本期...

日期:2023-11-28

文化传承发展,让生活更美好!

从刻印工坊里匠人的一笔一画,到浩繁书香世界的沉浸阅读;从历史深处先贤圣哲的一举一动,到日常生活里的行为自觉;从偏远乡村农妇的一针一线,到耀眼T型台上的精彩走秀。文化传承发展,让生活更美好!

日期:2023-11-28

记者明月带您感受火出圈的“山东手造”

龙山黑陶、临沂煎饼、淄博琉璃、泰山玉器……这些包罗万象的手工技艺如今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山东手造”。它们无一不是原本再普通不过的物品,因“山东手造”品牌的加持,而实现华丽变身,变得越来越“潮”...

日期: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