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中国传统吟诵音乐及其唱法

来源:「中国的吟诵音乐」讲稿作者:李明 2017-06-09 17:09

  中国传统吟诵音乐,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特有的音乐,文人音乐。吟诗和弹古琴,是古代文人的绝活,琴不一定人人会弹,诗却是每个读书人都会吟的,吟诗是古代文人音乐生活的一个重要部份。我国传统读书人,常用朗诵(默诵)、吟诵和歌唱三种方法,去体味和欣赏古诗词,对各类古文,则只用朗诵和吟诵二法,鲜闻有歌唱的。 

  轻读默念乃至高声朗诵,都不超出语言音调范围。虽说中国语言音乐性很强,有平、上、去、入声调变化,但毕竟不是音乐,很难用乐谱记录。吟诵虽然注重语音因素,接近语言音调,但只要略为夸张,就音记谱,削语音之足适音乐之履,就可以合乐。吟诵音调大多是一字一音,即使多音,也是语音范围内的音,为了突出语言效果,才作较大的音程跳动。严格地说,吟诵可细分两种,一种接近语言,近似速度缓慢的朗读,另一种音乐性强,吟诵音调其实就是一首歌曲。歌唱音调完全可以合乐,节奏、旋律性强,乐曲形式的起、承、转、合、变化、终止,也比较完整。 

  朱自清在《论朗读》一文中说: 「古文和旧诗词等都不是自然的语言,非看不能知道它们的意义,非吟不能体会它们的口气──不像白话诗文,有时只听人家读或说就能了解欣赏,用不着看。吟好像电影里的慢镜头,将那些不自然的语言的口气慢慢显示出来,让人们好捉摸着。桐城派的因声求气说该就是这个意思。」 他又引近人黄仲苏在《朗诵法》一文中的话:「所谓吟者……声韵应协,音节和谐。吟哦之际,行腔使调,至为舒缓,其抑扬顿挫之间,极尽委婉旋绕之能事……盖吟读专以表达神韵为要。……吟读较咏读为速,而比之诵读则较缓。」他又举钱基博在《朗诵法》序中,论因声求气法,引曾国藩的话说:「如四书,诗、书、易、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慨,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这里说到朗读、吟诵、歌咏的区别和功用,非常精要。所谓「因声求气」,就是通过人声演绎,表达诗文内在的气韵和精神。一般来说,朗读和接近语音的吟诵,适宜表现刚健豪放、率直明快的各类古文,而接近音乐的吟诵、吟唱则适宜表现温柔敦厚、含蓄秀美的诗词韵文类作品。 

  【今人体味和欣赏古旧诗文的三种方法】  

           读(朗诵、默诵)──古代语音(古方言和官话) 、方言今音、普通话 

           吟(吟诵)──接近朗诵语音的吟诵(普通话或方言,乐音、非乐音) 

          (吟唱 )──依字行腔,接近音乐的吟唱曲(全为乐音,且有一定的歌曲形式) 

           唱(音乐)──传统的古代诗词歌曲、琴歌等 

           现代创作的古旧诗词艺术歌曲和流行歌曲 

  【吟诵有悠久的历史】 

  古人读书讲究师承,发蒙早的,童年时代已跟先生学会了吟诵腔调,及后,又把这种吟腔传授给子弟或学生,于是,这种吟腔便世代相传,虽然在承传过程中,语音、腔调变化在所难免,但是基本音调仍会得到保存,我们从一种吟腔,也许可以追溯到相当久远的年代。 

  吟诵音乐源远流长。《周礼.春官.大司乐》称:「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东汉经学、训诂学家郑玄注云:「兴者,以善物喻善事(善用比喻),道(同导)者,言古以剀(音凯,剀切教导)今也,背文(直言,言语)曰讽,以声节之(有一定的旋律和节奏规律)曰诵,发端(提问)曰言,答述曰语」。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言部注:「诵……为吟咏,以声节之」。郑、段二家,将吟诵和歌咏等同看待,没有分开。笔者试释于下:兴,起兴,常以丰富想象之比喻引起,犹今之引子,开场白(曲)。道,引导,以古切今,报导国家、社会生活事物,传导官方消息,反映民众心声,犹今之新闻播讲。由于方言及书面语言难懂,必拉长语调,以吟唱方式处理,也以此吸引听众。讽,带有讽剌、劝谏内容,或复述口头、书面语言,陈说民情,有如今之韵白、道白或吟诵。如实唱出各地民歌,则音乐性极强矣。诵,有一定的音调节奏,近口语为朗诵,近歌唱为吟诵或吟唱,应用面极广,上自大雅之堂,礼仪、朝会,下至塾课、个人诵读文字数据,均用之。言、语,单解均为独吟或独唱,合解犹今之问答式对口唱,或二重唱、卡农,乃声乐中精致小品。(《说文解字》说「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语言一直在变化之中,卜辞中「言」,郭沫若氏作单管吹奏乐器。《尔雅.释乐》:「大箫谓之言。」周代之「言」则早已转化为声乐类词汇了。)在周初前后颇长的一段时期内,吟诵音调还曾起到规范、沟通语音的作用,有点像后世的官话和今之普通话。当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吟唱《诗经》的「雅言」便成为上层社会人际沟通的桥梁,只不过官话和普通话是讲的,而雅言是吟诵的。上古时代,有文化的士人讲话,特别是后来国(诸侯)际交流的语言,大多是吟唱出来的,真是优雅得很。后世京昆戏剧中有韵白,日本「能乐」中也有类似的唱白,原来它们是大有来头的。《诗经‧述而》就有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不但吟《诗》诵《书》用雅言,就是在各类仪式中担任司仪的礼生,也要拖拉着腔调「执」行「礼」仪。《诗经.郑风.子衿》说得更明白:「古者教以诗乐:诵之、歌之、弦之、舞之」。《诗经》可以吟诵,可以歌唱,也可以用弦乐演奏、伴奏,还可以配合舞蹈。《墨子.公孟》称:「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也把吟诵和歌唱分得很清楚。古人认为诗乐皆音声之事,吟诵和歌唱是合乐的两种方式,故有「弦诵」、「弦歌」的说法,吟诵和歌唱同样可以配合弦乐演唱。 

            《左传》(鲁襄公十四年)称:「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 

            《左传》(鲁襄公三十年)记有郑人「诵」子产的故事: 

            「子产为政,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从政一年, 

             舆人(众人)诵之曰: 

     取我衣冠而褚(同储)之, 

             取我田畴而伍之, 

             孰杀子产?吾其与(助)之! 

             及三年,又诵之曰: 

             我有子弟,子产诲之, 

             我有田畴,子产殖之,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这故事的意思是:子产对政治、经济制度做了许多改革,使暴发户畏法,豪强有所收敛,他们忿忿不平,欲杀子产而后快。三年后,改革收效,子弟受到良好的教育,田地因得到合理使用而增产,人们反而耽心子产死去后继无人了。 

             《吕氏春秋.先识览‧乐成》篇,有记鲁人「诵」孔子的故事: 

      「孔子始用于鲁,鲁人鹥(音翳,暗中)诵之曰: 

     麛(音迷,鹿羔)裘而韦毕(音费,外挂),投之无戾(罪也)! 

             及三年,政成化行,民又作诵曰: 

             衮衣(礼服)章甫(礼帽), 

             实获我所。章甫衮衣,惠我无私。」 

  将这故事翻成白话:孔子在鲁国开始做官的时候,百姓偷偷地吟诵道:「穿着皮裘外褂的大官儿,赶走他,我心里就舒服,这哪有罪?大官儿穿着外褂皮裘,赶走他,心里就高兴,这哪算错!」过了三年,德政推行成功,百姓得到教化,又吟诵道:「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的大官儿,让大伙儿过上了盼望已久的好日子,大官儿戴着礼帽穿着礼服,给大伙儿的好处,实实在在,毫无私心。」 

  从这两则故事中可以看到,古人说话,须突出意思的地方,常用诗来表达,诗可以歌唱也可以吟诵。古文言简意赅,方言又无规范化,为了突出要点,使别人明白,常把重要的地方,拖长慢读,慢读时,强调、夸张了语音声调,吟诵由此产生。进一步将吟诵音调美化、音乐化,那便是歌唱了。 

  同时,古人也用诗来表达内心的感情,感情的表达,又有多种方式。《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同咏)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言语、嗟叹、咏歌、舞蹈,都是为了表达心中意念、心中感情的方式。诗,可歌、可诵,古人对吟诵和歌唱,常常是等同看待的。在先秦时代,吟诵这一方式,曾被广泛应用。 

  【诗乐、词乐失传,吟诵代之】   

  楚辞可以歌唱,也可以吟诵,《九歌》还配合舞蹈。汉赋原来就是吟诵的,班固《汉书‧艺文志》说:「不歌而诵谓之赋」。「乐府」原是采集来的民歌。唐宋诗词的产生,原来也与音乐有关。但在古代,音乐的流传,全凭口授心传,宋代虽已有简略的乐谱,但并不是人人都懂,都能「视唱」,况且,那时候乐谱的准确性也大成问题。唐宋诗词流传之所以如此广,与名家名作大有关系。以宋词为例,词虽大盛于两宋,但在音乐上也早已隐伏危机。宋时多数词人并不熟悉音乐,他们填词是以词谱代替音谱的。柳永、周邦彦、姜夔等词人以善于音律著称,他们的词集,实际上已起了词谱的作用。南宋张炎《词源.杂论》说:「今词人才说音律,便以为难。」《乐府指迷》说:「近世作者不晓音律」。又说:「前辈好词甚多,往往不协腔律,所以无人唱」。同时,也必须指出,音乐流行是有一定时间的,一调多词,听多听久便会生厌,音乐不再新鲜,不再如初听时那样吸引人。一种曲调,由于不流行,乐谱又无刻印保存,很快就会失传。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到宋代已「曲度不传」,但在宋代,《渔歌子》是熟调,作者很多,原来都是以张志和词为谱的。又如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用仄韵,自黄庭坚至文天祥,就都以此调为谱用仄韵。词因音乐而兴起,虽流行一时,但即使在宋代,很多词乐就已经失传。 

  既无音乐,或不合音乐,不能唱,词与音乐脱了节,付诸发声,吟诵便成了主要的表达方式。不仅宋词如此,凡失掉了音谱的韵文:诗经、楚辞、乐府、唐诗等,都是以吟诵为主要表达方式的。 

  翻检唐诗,随处可见有关吟诵的诗句,可见唐时,在文人中,吟诵是如何的流行,以致有「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话。「吟」可解「创作」,原意就是作「吟诵」解的。 

  【挽救吟诵音乐刻不容缓】 

  清末,疲态毕露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洋文化的冲击,加之废私塾,成立新学堂,学堂减少讲授古文和诗词,「学堂乐歌」又以西洋音乐为主,中国传统音乐和吟诵方式,更见式微。「五四」运动提倡新文化,提倡白话文,打倒旧文化旧习俗,古诗文吟诵方式大受连累,在被打倒之列。朱自清在《论朗读》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述:「五四以来,人们喜欢用『摇头摆尾』去形容那些迷恋古文的人,……从此青年国文教师不敢在讲堂里吟诵古文,怕人笑话,怕人笑他落伍。学生自然也就有了成见」。五十年代,音乐学家杨荫浏在《谈谈未被注意的民间音调》(原载一九五五年六月号《人民音乐》杂志)一文中说:「对很多相当重要的音乐材料,如吟诵诗词的声调、宣读宝卷的声调、叫卖的声调、哀哭的声调、方言的语调等,我们还考虑得很少。而它们曾是我国古代民间音乐遗产的组成因素,非但它们本身有些就是曲调,可供创作上的参考与运用,而且就需要逐渐进行深入研究民间音乐的角度来看,如果不注意这些材料,就会使我们对于民间音乐有些方面的研究造成困难。」又说:「但是符合平仄规律的『读』法和『吟』法,只能在过去专受私塾教育的文人中间去寻求,这种文人的年龄至少在五六十岁以上,因此,在现在,这一搜集工作含有『抢救』的性质了!」虽然杨荫浏并未将吟诵音乐提高到民族文化承传、民族音乐学音乐文化相对论的意义上来论述,但是,在文人被轻视的时代,古代文人音乐被有意忽略,是可想而知的事。三十多年过去了,五十年代时,五、六十岁的老人,现在已经八、九十岁了。今天,绝大多数读书人再也不会吟诗,具有悠久历史传统,曾经长期闪耀过灿烂光辉,中国传统音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吟诵音乐,眼见在我们这一代消失,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十分婉惜的事! 

  近代学者赵元任早在二十年代,于《新诗集》一文中,从语言学的观点,对吟诵就作过界定,他说:「所谓吟诗吟文,就是俗话所谓叹诗叹文章,就是拉起嗓子来把字句都唱出来,而不用说话或读单字时的语调。这种吟法,若是单取一两句来听,就跟唱歌完全一样,可是听了许多诗之后,就晓得了。……所以吟跟唱的不同,不是本身上的不同,是用法的不同。」他把一曲多词的唱法,都叫作吟,甚至把皮黄音乐可配合不同戏文的唱法,也叫作「吟戏」。这种看法虽然值得商榷,但是,他却是近代学者中较早注意到吟诵,并着重提出来讨论的人。他曾用家乡江苏常州方言吟唱古代诗词,录音记谱发表。一九五○年及一九五六年两次,将胡适用家乡安徽绩溪方言吟诵的古诗词录音记谱,并用国际音标拟语音,一九六五年公开发表。 

  台湾师范大学邱燮友教授主持编采录制了吟诵音乐录音带,其中有潘重规、王更生、邱燮友等教授及其它吟者的诗词吟诵录音,一九七九年公开发行。台湾近年来吟诗活动蓬勃开展,这数字学者大力提倡,功不可没。中国大陆少学者也做过吟诵音乐的搜集工作。在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但是,不能不指出,这些零星的搜集,只是我国吟诵音乐中极少的一部份,远不足描绘其全貌于万一。目前,相信仍有极少老一辈读私塾出身的文人,或曾得到他们口传心授的人,多少还记得吟诵音调,现在必须展开救亡,刻不容缓。我们殷殷期待民族音乐工作者,在全国各地,对吟诵音乐展开全面、系统的抢救工作,先录音,后记谱、记语音,将录音及记录的乐谱、文字、语音,一并公开发表,挽吟诵音乐及其唱法于危亡。同时,也鼓励各地、特别是大学文学科系,成立吟诗社,推广方言吟诗活动。这些工作对继承发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来说,其意义无疑是重大的。 

  【吟诵唱法的特点】 

  我国传统唱法,目前实际存在的,有如下数种:一、戏曲唱法;二、曲艺唱法:三、民歌唱法;四、宗教歌曲唱法:五、吟诵唱法;六、少数民族音乐中的各种唱法;七、其它声腔,如叫卖腔等。 

  这里只谈吟诵唱法。吟诵唱法又称吟诗腔、吟腔、吟唱腔、吟诵性唱腔等。在中国音乐词汇中,唱腔也可作歌唱音乐解释,这里只作唱法理解。吟诵唱法与吟诵音乐一样,有悠久的历史,主要在读书人中流行。通常分为吟诗及吟文两种,一般来说,吟诗比吟文音乐性强。吟诵唱法注重语言因素,接近语言音调,受口语、方言影响至深,故旋律常带方言特色,又富即兴变化,节奏徐疾自由,无拘无束,感情所至,抑扬顿挫,高低疏密,任意为之,还可加插衬字及感叹字音。 

  吟诵唱法也常在戏曲等声腔中运用,如越剧中的「清板」、滩簧系统中的「干板」、高腔系统中的「滚腔」及京韵大鼓中的「平腔」等是。民歌、宗教歌曲也常用吟诵唱法,如民歌的叙事性歌曲,宗教经文的叙唱等是。吟诵唱法也受到戏曲、曲艺、民歌等唱法的影响。吟诵音乐在长期承传过程中,音乐可能逐渐变形、淡化,某些人在吟诗文时,也可能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熟悉的戏曲、曲艺或民歌音乐,套进吟腔中,使吟诵音乐性增强。吟诵唱法受制于语言,有很大的局限性,加插了戏曲、曲艺和民歌的音乐,就显得生动起来。戏曲、曲艺和民歌的音乐,夸张了语音声调,如配合即兴变化较丰富的吟诵唱法,就容易达到较佳的艺术效果。 

  吟诵唱法与戏曲、曲艺唱法不同,戏曲、曲艺唱法重戏剧性,重情节,重各类人物性格刻划,不同的人物,道白语气及唱腔风格,皆不相同,在戏曲、曲艺中,吟诵唱法则往往限于表现读书人一类的角色,台词及唱词又往往是典雅的词句或其本身就是诗词。现代戏曲、曲艺声乐艺术定型较晚,虽然与古诗词唱法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但毕竟与吟诵唱法是完全不同风格、不同品味的另类唱法。 

  吟诵唱法也有别于肃穆庄重,虔诚平实,不大讲究个性色彩的宗教歌曲唱法。吟诵唱法深具吟诵者个性特色,个人风格极强。但是,二者却又互为影响,均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敦煌文献(约四世纪至十世纪)内容十分之九为佛经和少数道教经典。变文是敦煌文献之一,变文的结构大致有说、有唱、有描写、有譬喻。这种形式,很适宜于当时在民间传教,而且使用转读、梵呗、唱导等种种与音乐有关为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一书中说﹔「所谓转读,是用一种正确的音调与节奏,去朗诵佛教的经文。」其实这种形式,应该就是吟诵。朱自清《论朗读》中说﹔「吟特别注重音调节奏,最见出佛经转读的影响(参看胡适《白话文学史》──原注)」。梵呗是一种赞颂歌唱。而唱导,据刘大杰说,则是「佛道的演讲和说法的制度」。慧皎《高僧传》说:「唱导者盖以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也。」应该也是一种有说有唱的形式。佛教初传时,为了使教义深入民心,便尽量采用中国民族形式,也利用到当时流行的各种声腔,包括吟诵声腔,逐渐形成变文这一形式。变文又对后世的说唱,如话本、宝卷、弹调等影响很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各种传统唱法,是常常互为影响的。 

  吟诵唱法与民歌唱法,都是口头承传,都有悠久的承传历史。民歌唱法质朴,乡土味儿浓郁,相对来说,吟诵唱法就比较高雅。民歌多俗词俚语,口语化强,方言对音乐和唱法的影响至为明显。吟诵的语言大多是书面语言,文雅考究,虽使用方言,受方言影响很深,但又往往使用当时的官话──当代普通话,还常用古音,特别常用古音押韵。正因为二者语言内容不同,民歌唱法的感情表达,就比较直率、真切、强烈﹔相对来说,吟诵唱法的感情表达,比较曲折、隐晦、含蓄。 

  我国各类传统唱法,都比较重即兴变化,其中尤以吟诵唱法为最,这主要是因为承传方式大多是口授心传,不大依靠固定的乐谱,即使有乐谱,又往住是简化谱,留有发挥余地。传统吟诵音乐,完全没有乐谱依凭,全靠口头传授,因语言声调变化而行腔,旋律、节奏性都不强,就更有灵活变化的机会,所以即兴性特别强。  

编辑:李晓梦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