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读书

《纪年绣》:蜀绣传承的跌宕情怀

2018-03-08 09:11:00  作者:  来源:中国孔子网综合

  长江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了阿蛮先生近期创作的长篇小说《纪年绣》,以意蕴磅礴厚重、装帧印制精美,第一时间就牢牢地抓住了我们的眼球。当我读完这部徜徉在漫漫蜀绣领域里的作品时,顿时被作品那史料丰富完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所深深吸引,我特别感佩作者在细小处的恢弘架构和引人入胜的精巧笔墨,有朋友赞誉“《纪年绣》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蜀绣的百科全书式小说”,我觉得这个说法不仅新颖而且颇有意趣。

  要领会《纪年绣》所渲染出来的意境,我们首先就有必要去梳理一下该书作者的文学创作经历。现在已经是中国作协会员、重庆市作协小说创委会副主任的阿蛮先生,多年来一直从事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同时他所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依仁巷》、短篇小说集《消失的山洞》以及长篇历史文化散文《宁厂》等大量作品都弥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作者把自己创作的基点紧紧地贴近历史文化遗产的连绵脉络,让文学遐思一次次地在历史文化气韵里获得了新的生命,这就让作者的创作思路异常天高地阔。他近年来创作成果颇为丰硕,曾获重庆市文学艺术奖、重庆图书奖、全国梁斌小说奖。我们这次能够阅读到的长篇小说《纪年绣》也被列入到重庆市的重点文学创作扶持项目。
  《纪年绣》从年轻的绣女沈赫赫坐在轮椅上创作出来的双面绣《蝶舞之谜》《梅魁桑首》《洪荒图》等刺绣作品去延展情节,这些绣品因为形象奇特、构思大胆震动了工艺美术界。作者巧妙地把导致她一条腿摔断的真实原因设置为一个贯穿故事始终的谜,让这个“谜”底吸引着骨科医生朱迪生和心理学教师梁戈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渐渐爱上了她;与此同时,作者还很大胆地设计了两位医生以不同的方式追寻她的刺绣构思过程和骨折事故之“谜”。在他们寻访这个“谜”底的过程中细腻温婉地刻画了沈佩余、沈贞婕、包幼娥等三代蜀绣大师的跌宕起伏人生。整部作品在激情演绎和真实再现当年场域的幻象中,让蜀绣的几代传人与沈赫赫手中的命运针线一道,共同绣制出了一幅巴蜀地区社会生活与人文传承的秀丽图景。
  全书灌注在每件绣品上面的情感都有一个直刺隐秘的灵魂,从而来揭示出历史故事中的点滴真相。《纪年绣》的脉络相当通畅,它从年轻的绣女沈赫赫腿部骨折,坐在轮椅上突发奇想地创作出《蝶舞之谜》等四幅绣品为延展情节的抓手,把沈赫赫的创作动因与画面的形象奇特构思结合起来,整部作品的内在艺术感强烈而又又极富张力。作品还很自然地把沈佩余、沈贞婕、包幼娥等几代蜀绣大师的情感纠结与努力拼搏一一呈现。更让我们感动的是,我们还能够通过作者描写的一幅幅蜀绣作品的构思路径,直接去品味到那许许多多的文化精髓,让我们在内心感受那些传承在巴蜀大地上的乡土风情和古老传说时,也能够会心地领悟到作者笔下的那种醇和酣畅的自然情态,我个人觉得,我们这样的诠释才能够让“纪年绣”的意蕴有了附着的根基。
  我们从《纪年绣》叙述的漫漫历史长河中的那一份深沉,享受到了一种很高的艺术熏陶。祖辈的《巴将军》,父母辈的《啃指甲的女孩》一直到沈赫赫最后为了纪念唐小梅而绣出的《吉祥天女》,既是蜀绣中的精品,当然更是我们民族浩荡天成的一种历史脉络传承。这里汇聚着真诚美好良善,这里跃动着华夏的继往开来气象。在《吉祥天女》里,作者更是让我们的情感涟漪徐徐散开余味无穷。沈氏蜀绣在这幅惊天动地的代表作上清晰地显示出巴蜀历史文化隐隐轨迹,在这里,我们也完成了一次由内而外的心灵洗礼。
  感谢一直钟情于“非遗”保护的阿蛮,他以实际行动维护着我国醇厚的历史文化,还艺术手段把保护“非遗”中所经历的情感历练和跌宕情怀宣泄出来,为我们奉献出了这样一部大气厚重的长篇小说,让我们感受到民族的历史悠久和文化的源远流长。
  在书中,作者阿蛮通过主人公的情路坎坷,心路历程,通过人物之手,以蜀绣的方式给我们展现人物内心深处的灵魂探索,人生叩问。一个个在情感之路上孤独的旅人,在美好的年纪爱上了在世俗偏见下“不该爱”的人。为了遵从内心的感受,一步步踏上凄美悲凉的情感殊途。随着故事发展,一切“梦境”迷团随之拨开云雾,重见天日。坎坷的情路,在主人公赫赫的梦境里有了感官玄妙异美地呈现。此时,一幅幅精美蜀绣的创灵感,初衷以及所蕴含的力量,精神,寄托的情感,一一跃然纸上。
  而,作为情感主线的主要传播媒介——蜀绣。其针法繁多,技艺冗杂高超,质感上乘,在书中也一一呈现。一般情况下,蜀绣常用晕针来表现绣物的质感,体现出绣品的形,光,色,从而使得绣品逼真,传神。这也是作为工艺美术作品中最终的表达,由静变动,变活。绣品在绣制过程中,会通过各种针法的交错使用,针线的粗细相间,虚实结合,色彩的明朗亮丽,深邃沉重,最终都会在成品中表现无遗。作为传统技艺,蜀绣着眼于目之所及的,心之所想的一切事物。既长于刺绣花鸟虫鱼等细腻的工笔,又善于表现气势磅礴的山水图景。如同画家绘图,作家写文,其以针起笔,以线交织,以绣落文,谱写人生百态,岁月变迁,万事更迭。在色彩上,蜀绣既不像苏绣那样清淡,也不像粤绣那样浓烈,而是明丽饱满,带有一种乡土气息的纯朴美感。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无疑是一种无价的珍宝,一种文化的传承,文明的传承。
  作品的高潮部分莫过于沈贞婕与易保山的爱情里的悲欢离合 。在这场长达二十多年的情感追逐里,各自用自己手中的作品,倾诉着沉沦在岁月里的动荡与漂流。
  两个明明相爱的人,因为处在尴尬的年岁里,以及时下古板的道德准则和种种流言蜚语间,数十年劳燕纷飞。最终相认之时,一个年过半百,一位年逾古稀。而在这漫长而又各自孤独的日子里,二人的艺术造诣都达到不同程度的高峰。继而,不难看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所表现出来浓烈的相思哀怨,痛苦压抑,以及在岁月更迭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人生感悟,让读者一次次与书中人物产生爱与艺术上的心灵共鸣。
  作者阿蛮在写这部作品时,以全新的视角,着“蜀绣”之手,去构画解读悠久历史尘埃下的巴蜀文化,引用了大量具有地区文化特点的元素,譬如梁戈首次踏入伴峡时听到撑船的汉子哼唱的“峡谷歌”,悠扬质朴,回荡在陡峭连绵的嶙峋山石之间;古老部落民族传说经过岁月的积淀,变得神圣庄严;从高山远绿,水清人稀的伴峡,到有迹可循的商周文化遗址,巴将军,盐水女神的故事;以及后来出现的《山海经》等等,多个具有传奇与历史考究的典故,皆给主人公们的蜀绣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给故事文化背景做了很深的底蕴铺垫,在表现作品人物情感的同时,也带动了巴蜀文化的推介,这无疑是成功的。
  作为一部具有地方人文特色的长篇小说,其写作手法巧妙自然,布局深远而富有立意。展现巴蜀地区人文风光的同时,也给我们一场爱与艺术的视觉盛宴。开篇设下赫赫腿部受伤,心理梦境之谜,引入骨科医生朱迪生与心理医生梁戈的“探索之旅”,让我们一步步走进令人惊叹的“巴蜀人文”,走进赫赫封闭而又孤独的脆弱心灵,迷雾重重,环环相扣,解开一幅幅凝聚“蜀绣家族”几代人情感的艺术之谜。这样的写法,使作品始终保持着一种紧凑而又真实的触感,悬念丛生,高潮迭起,令人回味。
  同样的,在表现蜀绣艺术作品的精妙绝伦时,作者用其无限扩张的想象空间与知识的储备力、结合力,伴随人物的成长经历,见证了三代绣工的剪不乱,理还乱的情感之旅。刻画人物的同时,也是作者将蜀绣技艺与读者之间进行了一场悠久文化的媒体推介,这是一种自然且必然的“人与文化”并存的关系。毋庸置疑。
  在这场“文化情感与视觉盛宴”相互冲击,碰撞的人生历程中,我们体会到人物在面对生活困境下的一种坚忍不屈以及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并且一直努力进行着对人性最真实的探寻的人生真谛。环境与文化的相互牵连,道德伦理的世俗牵制,造就了书中人物的种种境遇,从而将情感的压抑,痛苦,憧憬寄托于自己手中所热爱的针线,用自己一颗对刺绣文化的虔诚之心,给世人绣出的一幅幅别样的“蜀绣传奇”。
责任编辑:魏俊怡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