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齐风鲁韵 >齐鲁名家

王学典:儒学融入生活 重建礼仪之邦

2017-03-21 09:47:00  作者:殷江宏 杨奕霞  来源:香港文汇报

王学典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激情与活力。

  近几年来,内地掀起新一轮“国学热”,作为活跃在当今学坛上的“中坚派”学人和海内外知名的学术史专家,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关于儒学的诸多论述,常常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他认为,近年来随着尼Q主义和拜金主义频现,道德和信仰的位置岌岌可危,应该把儒学理念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重建礼仪之邦。

  躬耕中华历史文化和儒学领域近40载,已是花甲之年的王学典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激情与活力。他在接受专访时表示,20世纪以来,中国始终未形成一个稳定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战略。他倡导以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为试点先行推广传统文化。

  眉虽染白霜 心不忘忧国

  少年时代,王学典就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情有独钟。高中毕业后,尚在乡村从事供销社工作的王学典,自费订阅了复刊不久的《历史研究》和《文史哲》等杂志,在浩瀚书海中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的养分。1979年,王学典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从背着行囊进入校园的第一天起,王学典就下定决心此生不再离开。

  上世纪90年代,全民经商,教师下海,校内法学、经济学很火爆,历史系则招生困难,教师的工资两极分化严重,王学典亦从未动摇或削弱做学问的心,“没炒过一次股,没经过一天商”,他感觉自己不是那块料,只会做学问,再苦再累从未后悔过。

  他在上世纪80年代即提出“物质生产财富的历史是劳动者和剥削者共同创造的”观点,曾在学界引起轩然大波,从而一举成名。有评价说,作为一名活跃在当今史坛上的“少壮派”学人,从上世纪80年代跻身启蒙思潮主流中的青年先锋,到90年代广为人知的学界中坚,王学典几乎成为近30年来中国史学思想史变迁的一个缩影。而思想型学者可能是对王学典最为恰当的定位。

  “一定要做你乐在其中的工作,这是不竭的动力。”王学典说,他没有更高的追求,但始终有一个抱负,就是要用自己的文章来匡正天下,矫正历史前行的航向。去年,王学典在清华大学学报发表了一篇《中国向何处去--人文社会科学的近期走向》的演讲稿,很多人说这个题目引人注目,但却不知他对这个题目已经思考了近40年。

  王学典说:“伴随着共和国一路走过来,亲眼看到国家走了很多弯路,因此始终有一种家国情怀,位卑未敢忘忧国。”因眉染白霜、敢于直言,王学典被外界称为“白眉大侠”或“白眉学者”。“人虽老血未凉。”是他很欣赏的一句话,他也一直坚持写有温度的东西,“没有很大衝动的东西写不出来。”

  功利拜金频现 面临道德危机

  潜心研究中华历史及儒学近40载,王学典从未想到国学在民间会备受追捧。各类国学班、读经班、研讨会、论坛比比皆是,大量资本也在不断涌入此领域。但在王学典看来,儒学的振兴不在于研究院和读经班多少,而是在于生活方式的重塑。

  “最近两度去曲阜,孔庙门前的行人哪有朝圣之心?孔庙变成到此一游的景点以及地方的『摇钱树』,不是正路。” 王学典说,受社会转型的影响,现在民众非常焦虑,完全悖离了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而儒学的生命力在于打造一种高于西方自由主义的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上下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像君子国一样”,自有“万国来朝”。

  “近30年来,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向极端之后,出现了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使道德和信仰的位置岌岌可危。”王学典直言,中国现在正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以文化重建、精神重建、道德重建为重心的阶段转变,而道德、精神重建的资源,最合理的选择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看到,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继续发展经济的同时,已开始向道德重建、精神重建转移。

  王学典建议儒家生活方式样板的重构应从孔孟之乡山东开始,尤其从曲阜开始。而重建礼仪之邦,把儒学理念植根在人的本性和生活方式之中,这亦应是中国未来的大国形象。在他看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要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大量引用传统经典,不仅使传统文化在民间掀起热潮,中国的文化战略也已浮出水面。

编辑:李晓梦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