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视野 >中医

《黄帝内经》5句话,说透夏季养生

2019-07-10 09:04:00  作者:  来源:儒风大家

 

  炎热的夏季来临,气温逐渐升高,雨水逐渐增多,暑邪、湿邪也逐渐壮大。

  高温潮湿的环境里,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出汗多,消耗大,此时如果不注意调理,容易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01】

  夜卧早起,养元气

  【原文】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译文】夏季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人也应该顺应自然生长的规律,在相对凉爽夜晚入睡,清晨便早早起身,使气机宣畅、精神外向。

  【提示】夏季天气炎热,人们普遍觉少、睡不好、易失眠。因为夏天人体出汗过多,水分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很容易脱水伤津、损耗元气,造成免疫机能下降,失眠、感冒、肠胃疾病也会随之乘虚而入。简单来说就是元气亏损影响睡眠,睡眠不足又进一步损耗元气。为了保护元气,夏日宜晚睡早起,尽量减少炎热天气造成的津液损耗。

  炎热的夏季来临,气温逐渐升高,雨水逐渐增多,暑邪、湿邪也逐渐壮大。高温潮湿的环境里,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出汗多,消耗大,此时如果不注意调理,容易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02】

  顺应自然,补阳气

  【原文】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译文】人体的阳气,如象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天体的正常运行,得益于太阳的光明普照,而人的阳气也应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的作用。假若阳气不能生发,人就会减损寿命,身体机能亦暗弱不足。

  【提示】阳气与夏气相通。夏季,人的阳气困于暑热,从旺盛的顶点慢慢下降。违逆了夏长之气,阳气就不能盛长,从而导致身体内虚。因此要注意调节好体温和室温间的差别,确保在一个凉爽、舒适、接近自然的环境中生活,避免温度过低阻碍人体阳气的生发。

  【03】

  健脾除湿,祛湿气

  【原文】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译文】长夏与五脏之中的脾脏相应,脾喜燥恶湿,若湿邪困脾,则脾气不能正常运化导致肌体水湿停聚,应尽快食用略带苦味的食物,达到健脾除湿的目的。

  【提示】夏季不仅气温高而且雨水多。湿热交蒸,人就易感暑湿之邪而患病。如果不能祛除暑湿,就会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小便不利、水肿等各种症状。

  因此要多食用消热利湿的食物,比如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等,用冬瓜与莲叶、薏米烧汤喝,也是以清湿热的清凉饮料。

  【04】

  控制情绪,防心病

  【原文】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暮之累,外无伸官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

  【译文】暑热来了,就要去到凉爽的地方避暑。既不要因为家庭琐事过度劳心,也不要因为工作繁忙过度劳力。尽量让自己保持一种淡泊宁静、精神内守的境界,邪气也就不可能入侵。

  【提示】夏季邪气伤人,疾病多发于心脏。再加上天气闷热,人的情绪也容易产生波动,从而导致血压上升,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这也是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疾病多发于夏季的原因。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夏天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情,以降低疾病发作的风险。

  【05】

  饮食清淡,护肠胃

  【原文】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译文】过食肥甘厚味,食物不能及时消化,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浊气不能下行,入里化热,则出现一系列病症。饮食过量而不自制,会给肠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提示】夏日饮食不宜过饱,通常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了,应多食用低糖、低盐、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尽量少吃辛辣、油炸的食品。

  适宜夏季食用的有:赤豆、薏米、冬瓜、白萝卜等化湿通淤、有助于改善肠胃功能的食物,还可饮决明子茶、大麦茶、菊花茶、苦丁茶、绿豆汤等饮料。

  夏季养生,牢记5个要点:晚睡早起、顺应自然、健脾除湿、控制情绪、饮食清淡。按照提示养护身心,让自己和家人健康快乐过夏天。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