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视野 >诗书

解读丨谈一谈“明明德”

2019-07-08 10:17:00  作者:李巍  来源:光明日报

  “明明德”的核心是一盏不灭的精神火炬,在相信人性本善,值得教化的基础上,文人志士讴歌贤明治世,明君先师。也正是这种对人本身的坚定信念,使得人们相信可以“新己”“新民”,而且必须“新己”“新民”。

  《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注曰:“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强调这种明德之性是人天生就有的。

  古文惜字如金,连用两个相同的词,足以说明明明德的独特和重要性。第一个“明”为动词,意为彰明推广,第二个“明”可作形容词解,意为光明崇高。文词背后,由明字构成了丰富而多元的意义系统。明作“名之”时,与之相对的是“蔽”。而由“蔽”到“明”则是一个道德自省与道德实践的双重过程。需要彰明道德,自己必须做到有道德,而这就是反思反省,自明其德的过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史记·商君列传》里也讲:“反听之谓聪,内视之为名,自胜之谓强。”而在大学里则强调慎独的意义,只有时时刻刻照亮自己的灵魂,才能以身作则,启迪他人。而自明其德之后,就是推己及人,彰明推广古圣先贤的教化,这在《大学》里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说文解字》中讲“明,照也”。彰明也就是推广,照亮他人,也感染他人,最后使每一个人都自成道德的明灯,照亮生活。

  

  那么明什么德呢?或者说什么样的德是“明德”呢?朱子解释说:“明德,是我得之于天,而方寸中光明底物事。统而言之,仁义礼智。以其发见而言之,如恻隐、羞恶之类;以其见于实用言之,如事亲、从兄是也。如此等德,本不待自家明之。但从来为气禀所拘,物欲所蔽,一向昏昧,更不光明。”这里提出恻隐、羞恶之类,事亲、从兄之德,就要在家庭生活的细节做到有道德修养。

  就个人而言,做到“明”就要光明磊落。俗话讲“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晋书》在记载石勒时言:“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而朱熹说的更直白,“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是不好人”(《朱子语类》卷七十四)。幽微之处,独处之时,要慎独,要谨言慎行,因为天地昭昭,无所不明。更重要的是明白礼仪,正如荀子所言“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日月不高,则光明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礼仪照亮人类,使我们变成文明之人。

  正如朱熹所说,我们本体本性清明,但因为气禀所拘和人欲所蔽才变得昏暗不明。个人才情气度,修养见解有所高低,因此不一定能洞明自我心性;圣人,君子,贤人和小人就因气禀不同而看到不同的世界,但这种气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也正是为了拨开本心的迷雾,看见澄明的心湖。乾坤浩然,日月澄明,心如明镜。在古代有对镜子的隐喻。明察秋毫,以览万物;明镜高悬,以辨是非。

  

  “新民”更是具体的革新自己、自明明德,继而推己及人,去其旧染之污的过程。其中也蕴含了看似简单实则深刻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而这也是一种拯救自己并拯救他人的必由之路,那么就要回到历史的深处看到苦难的人民。“新民”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时间的线索。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这些言辞背后有着片刻不停歇的时间感,而这种紧迫性像是悬在人们头上的一把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感慨渗入人们的情感体认中。正是在这种强烈的时间紧迫中才有一种对新己新人的渴望和诉求。之所以有“新”就必然存在一个“旧”的问题,在人格上讲是清除旧习气,寻找光辉人格,而在历史上则是回到一种理想的社会,而这种理想的社会又以治世尧舜禹为代表。而明明德,明的是光明的道德,也是古圣先贤的道德,要理解这种人格和情感的伟大性,就要走进历史的核心。

  中国历史悠久,除了既定的史实之外,其实讲的还是历史感的悠久。中国人重史,而且历史史实除了是对历史本身的记载之外,还是明辨是非,明鉴君臣的重要手段。而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千万人的生死浓缩于寥寥数字,王朝的兴衰汇聚成一组词语,过去和现在,史官自己和整个世界就悬在笔尖上,历史只有书写才得以存在。文字背后是史官藏在历史中的明明之心。这种由血和墨汇成的文化之流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苏轼说“人生识字忧患始”,人们的情感和整个世界的存在方式都在奔流的文字中得以展现。

  

  现在我们对时间的敬畏感日益消失,我们用尽一切方法来打发时间,摆脱无聊,却变得越来越无聊,而时间在指缝中溜走已经不再是文学化的表达而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真正的文化是一种内化的人格,内化成光明的人格是文明的价值所在。

  “明明德”的核心是一盏不灭的精神火炬,在相信人性本善,值得教化的基础上,文人志士讴歌贤明治世,明君先师。也正是这种对人本身的坚定信念,使得人们相信可以“新己”“新民”,而且必须“新己”“新民”。

  我们在“明明德”和“新民”里找到了中华文化的星星之火,找到了从自己走向社会,大众乃至宇宙的内在路径。我们需要利用好二十世纪以薪火相传的姿态延续下来的文化遗产,打捞自己和整个世界。

编辑:宋睿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