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齐风鲁韵 >故事汇

清朝的济南书院

2019-05-10 09:57:00  作者:  来源:济南日报

白雪楼

  《济南通史·明清卷》记载,清朝初年,因为统治者害怕书院宣传反清思想,对书院采取抑制政策,曾经规定不许建立书院,书院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随着清朝统治的逐步稳定,统治者也改变原来的政策,积极兴办书院以笼络一些地方士人。康熙朝以后,各地书院纷纷建立,到清朝末年,在山东创办的书院有133所,济南地区的书院多达30余处。最出名的是泺源书院、景贤书院、济南书院、尚志书院、龙章书院以及章丘的绣江书院、阳丘书院、长清的五峰书院等。

  济南清代最早的书院是白雪书院,原址在趵突泉以东,因明代诗人李攀龙的“白雪楼”而得名,康熙曾亲自为书院题写“学宗洙泗”的匾额,至今趵突泉公园内仍有后来修葺过的白雪楼。雍正十一年(1733),白雪书院迁至城内都司衙门,改名为泺源书院。史料记载,泺源书院规模非常大,有文昌阁一处,讲堂二处八间,斋舍一百六十四间,门屋二十间,厨房二间。书院斋舍均为红砖铺地,白灰抹墙,以石铺路,整洁美观。景贤书院始建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原名振英书院,由按察使黄炳建在东城根筹建,并置学田。乾隆四十一年更名为蒿庵书院,因祀济阳张尔岐号“蒿庵”而得名。道光二年重修后又更名为景贤书院。济南书院又称江园,乾隆五十九年布政使江兰置湖田数十亩兴建园林,嘉庆九年铁保任山东巡抚,正式改江园为济南书院。尚志书院俗名为“尚志堂”,是在明朝进士谷继宗的别墅的基础上建成。同治年间,巡抚丁宝桢将别墅旧址改建为书院,并修盖了斋舍数十间,要求各府、州、县保举学生来院讲习。

  清朝书院的建筑、设施依条件而异,一些官办和民间较富足的书院设备比较完善,规模很大,校舍充裕,门庭壮观。与明代的书院相比,清代书院从民办演变为官办,纳入了官学的范畴。虽然师资比较雄厚,但失去了明代书院那种自由的学术氛围,成为研究八股文以便博取功名的场所。

编辑:李晓梦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