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齐风鲁韵 >齐鲁世家

滨州杜氏:帝师杜受田死后传奇

2018-10-31 16:06:00  作者:  来源:新浪

  作为一代帝师,杜受田去世后,留下了许多非常神秘的故事。除去迷信色彩太浓的内容,笔者现仅将有价值、有积极意义的集合起来,称八传奇。
  一、真龙天子四哭恩师
  第一,道光十六年(1836年)正月,杜受田任日讲起居注官,正式入值上书房。为能及时进宫授课,杜受田搬到离皇宫较近的西安门内静默寺中借住,三五天才回一次家。不料,由于旧病复发,授课刚一个多月,杜受田不得不请假一个月,回家调养。第二天,当道光皇帝通知四阿哥,他的师傅因病不能来授课时,尚不满5周岁的小咸丰突然哭出声,泪流满面,急切地询问师傅的身体如何。道光皇帝和上书房的师傅们都惊叹不已,认为四阿哥和杜受田师徒有缘。
  第二,咸丰二年五月初六日,杜受田奉旨办差离开京城前,专门辞别咸丰皇帝。师徒二人默默相对,长时间没有说话。咸丰皇帝哽咽得说不出话,泪水不断。杜受田也是老泪纵横。一直到走出大殿,乘轿离开时,杜受田依旧是克制不住地擦眼泪,连跟随的下人和轿夫都被感动。
  第三,咸丰二年七月十八日,咸丰皇帝接到福州将军怡良、河督杨以增转来的杜受田临终遗折,当堂放声大哭,各种史料夸张地记载说声闻九天。咸丰皇帝悲不自禁,命停朝一天,并在杜受田的遗折上包含深情地写道:“忆昔在书斋,日承清诲,铭切五中。自前岁春凛承大宝,方冀赞襄帷幄,谠论常闻。讵料永无晤对之期,十七年情怀付与逝水。呜呼!卿之不幸,实朕之不幸也!”
  第四,按照咸丰皇帝的旨意,杜受田的灵柩由淮安清江浦运到北京后,停放在家中,自恭亲王以下,王公大臣都前去祭奠。十月初四日,咸丰皇帝亲自登门祭奠。各种史料记载说:“拊棺惨恸,左右侍从罔不陨涕,御前王再四吁请,逾时始止。”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咸丰皇帝拍打着杜受田的棺材,放声大哭,御前大臣止都止不住,连御前侍卫们都纷纷落泪。
  二、杜受田是峨眉山和尚转世五传说
  第一,杜受田临出京城的前一天,滨州大雨,突然将杜家祖坟冲出一条长十余丈、宽七八尺、深四五尺的大沟。杜家墓地本来是一片高岗,近五百年间从未出事,按照常规不应该遭冲刷。传说,因为祖坟是峨眉山和尚选择的,这次是显灵,来收杜受田回峨眉山的。
  第二,杜受田出京后,当晚留宿在良乡。在梦境中,杜受田遇到父亲。父亲告诉他,随后有两个峨眉山和尚,一定要跟着和尚走。杜受田将此梦写信告诉杜堮,杜堮惊叹不已。
  第三,有山东人在山西为官的,找人预测未来,事毕后,又请测试当朝杜中堂的未来。回答是:峨眉老僧。
  第四,有和杜受田同在上书房做师傅的大臣,病重前产生幻觉。他自述,自己到了一座寺院,看到许多僧人在打坐,其中认识的只有杜受田一人。不几天,这位大臣就去世了。
  第五,杜受田离开京城南下赈灾之后,传说,京师有江西人秘密找峨眉和尚预测未来,和尚说:“江西平安,而湖广当马上出事,连我们自己也要速速离开了。”再问出什么事时,和尚说:“杜相国要当河神了,我们赶快前去迎接。”
  三、阴沉木的故事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杜受田的长子杜翰外放湖北学政,成为一方学界领袖。杜翰赴湖北上任时,母亲张夫人特别嘱咐他,到了南方要留心为祖父购置木料作为寿材运回京城备用。杜翰到任后,得到了一块阴沉木。阴沉木是因地层变动而埋入地下的树木,一般多为杉木,质坚耐久,在古代是制作棺材的贵重材料。当时的湖南长沙县令易学超,是杜受田的门生,恰好奉差进京,路过湖北武昌,于是杜翰就托他把为祖父购置的阴沉木带去京城。易学超上路后,又因事中途折回,再北上时,已先后耽搁了数月,恰恰就在咸丰二年七月初九日到达清江浦。这天早上,易学超拜访了杜受田,当时杜受田还谆谆嘱咐他,到京后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病情告诉父亲杜堮。没料到短短几个小时后,杜受田就离开了人世。清江地方向来缺少好棺木,何况仓促之间到哪里去找合适的棺木?得知易学超带来阴沉木后,河督杨以增决定用这块木料做杜受田的棺木。
  杜受田去世时,适逢清江地方发生霍乱,患病者甚众。大家用为杜受田做棺材剩下的阴沉木碎屑熬汤,立喝立好,拯救了大众。人们都传说是杜相国显灵,普度众生。
  四、杜受田索命的故事
  杜受田在江苏淮安漕运总督府去世后,与他同行的福州将军怡良深感责任重大,对于后事的操办格外重视,可惜,他对当地情况不熟悉,也没有什么人脉关系,只能依靠漕运总督杨以增。杨以增与杜受田有三十多年的友谊,两人是莫逆之交,又都与林则徐是好朋友。
  杜受田猝然去世,杨以增急忙派人购买木料准备棺材。当地有一姓朱的人,早年专门替漕运衙门办差,因而发家。此人发现有利可图,就先到木材店选择最好的木料,与店家约定500两白银的价钱,然后,再到漕运总督府禀报杨以增,谎称木材店老板有好料,但是,奇货可居,非3000两黄金不卖。事出仓促,杨以增只好答应。碰巧,由湖北而来的长沙县令易学超,带来了杜翰购买的阴沉木,杨以增于是决定不用木材店的木料。朱姓中间人见唾手可得的利益转眼间就要失去,心有不甘,又跑到杨以增面前游说,花言巧语造谣说易学超带来的木材有腐烂之处,而且尺寸太小,不适合杜相国的身份等等。杨以增敏锐地识破了朱姓中间人的奸诈,对他大发雷霆,当堂严加训斥,下令驱逐出衙门并不许他再办理衙门事务。杨以增另外派自己手下的得力干将,亲自监工,很快就将杜受田的棺材做好了。
  第二天早上,朱姓中间人醒来下床时,突然扑跌在地,当即死去。朱姓中间人平时欺上瞒下,把持衙门事务,颇惹众怒。听到他死去的消息后,人们都说是杜中堂大人显灵,将他索了去,一时人心大快。
  五、白马殉主的故事
  杜受田有一匹白马,是从滨州老家的农户家中购买的,全身白色,世所罕见。而且这匹白马,性情非常温顺,跟随他走南闯北,无论是高山峡谷、道路曲折,还是冰天雪地、道路湿滑,均步履平稳。杜受田被赏紫禁城骑马后,这匹白马就经常驮着他出入皇宫,从未出过任何纰漏。这一次,杜受田到南方赈灾,因为主要走运河,就没有带白马。在深入村镇,灾民点考察民情时,道路难行,杜受田常说的一句话是“可惜没有带我的白马。”
  十月二十日,杜受田的灵柩由家中迁往南城观音寺安放。虽然没有了主人驾乘,但是,杜受田生前的白马依旧盛装跟随前往。返回后,白马雕像一般站立,不吃、不喝、不动。喂马的人以为白马生病了,急忙请名医诊治,可是,医生诊断后却断言:“此马没有毛病!”5天后,杜受田的白马无疾而终。白马去世后,杜受田的父亲杜堮泪流满面,伤感不已,特别嘱咐家人一定要厚葬白马。家人在停放杜受田灵柩的观音寺院外,选择一处空地,将白马安葬。
  六、金镐玉木锨的故事
  传说,杜受田的棺木从北京起运时,咸丰皇帝特别赏赐金镐玉锨,特许灵柩直线行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又传说,杜受田棺木前有一丈二尺宽的龙须子,路上凡有碍棺木前行的物体一律拆除,须子是活的,知趣者提早交点钱就收起来,或者绕路而过,否则就扒房拆屋。传说,在河北省时,曾经发生过伤害百姓的事情。当进入山东省境内时,杜氏家人念及故乡父老乡亲,主动将须子收回来,而且主动沿官道行进,再也没有伤害群众。这是一个在滨州一带妇孺皆知、甚至小学教师在课堂上也津津乐道的故事。
  杜受田墓地花墙内有祭祀厅堂。厅堂内摆放的物品俗称三件宝。一是金镐,二是玉锨,三是戒尺。在旧滨州一带,尤其是滨州城内和宋徐园村附近,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老者,绝大多数人都听说过,有许多大胆的孩子到里面玩耍还亲眼见过,杜受田墓地守墓人后代亦亲眼见过。金镐、玉锨、戒尺,三件物品的形制、大小和生活中的实物差不多,只不过不是黄金、宝玉制作的,而是木制的。摆放的戒尺,传说是打咸丰皇帝用的。三件宝物的下落在当地有种种猜测,许多人估计被当地人藏了起来,甚至有人断定就藏在附近的几个村子。1944年之后,当地人再也没有见过。不久,那些存放宝物的厅堂也被拆除了。
  七、知州老爷提药罐的故事
  咸丰三年农历四月初四,杜受田的灵柩由北京启程运送归里,四月十三日到达故居,十月初八日下午下葬。
  杜受田下葬时,从杜家大院到宋徐园的墓地,一律白毡铺地,送灵的队伍中,京城来的皇亲国戚、各部高官,省城来的巡抚、道台,各地来的杜家的亲戚、门生、故旧,个个都是职高权重。当地的武定府知府和滨州知州,不敢应付如此场面,为免除出了差错挨训斥之苦,两人各自按照当地习俗讨一项具体差事,一人守大门,一人在灵柩后提药罐,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了杜受田的威望之高。
  八、杜受田吞金自杀的传说
  在滨州一带,关于杜受田之死比较盛行的说法是吞金自杀,而且其家族内部也有此说法。
  咸丰皇帝即位后的清政府正处在内忧外患的转折点上。对外,鸦片战争刚刚结束,清政府割地赔款,受尽屈辱,天朝上国的威严荡然无存;对内,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政令不畅,人心不稳。为了能够比较真实地掌握社会的实际情况,看看大清国的江山到底稳固程度如何,咸丰皇帝和师傅杜受田决定秘密派遣大臣外出考察民情,掌握各地官员的情况。此事关系重大,非亲信不行,选来选去,此等重要任务非杜受田莫属。适逢江苏丰县发生黄河决口,水淹苏北、山东地区,一时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于是借赈灾之名,咸丰皇帝命杜受田率皇室宗亲、新任福州将军怡良开始履行秘密使命。
  却说杜受田自小受到正统的儒家教育,家庭环境比较优越也比较清廉,进入仕途后一直比较顺利而且职务也比较清贵,深入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他一路沿大运河南行,从离开京城送行的人群到各地迎接的官员,非门生故吏则亲戚故交。令杜受田震惊的是各地的官吏贪污腐化成风,若如实向咸丰皇帝报告,那么这些人都是自己培养的学生、自家的亲戚,若不报告则有辱使命,真是心力交瘁、进退两难。另外,由于旅途劳累过度,他的肝气病也复发了,万念俱灰中,杜受田饱含深情地给咸丰皇帝写下了以死报答皇恩的奏折,然后吞金自尽。又传说,杜受田死后异香不断,四体不僵硬、不腐化,主要就是因为吞金自杀的缘故。
编辑:解放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ICP备15031955号 Copyright © 2001-2010 www.chinakongzi.org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